新闻中心讯(服装工程学院供稿 摄影/黄珊 实习记者 邹师娟) 4月21日,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易树平教授应邀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以“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网络用户行为模式识别的可信交互机制研究”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副校长陈东生、各院部分管科研工作领导和科研骨干教师共70余人到场聆听。
易教授的报告分为网络安全与可信交互、网络用户行为数据采集、网络用户行为数据及特征提取、用户网络行为模式的建立和可信交互检测方法和研究展望五个部分。他结合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机制尚存在安全漏洞,终端用户行为发掘不够等研究背景,论述了信息安全保障机制需要创新,而创新点在于对于终端用户行为的发掘。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利用网络行为模式的独特性、演化性和非阶跃性来建立新的可信交互机制。他介绍通过自建AML学习交流网站、某户外旅行服务网站、某出版社ERP系统三种来源,服务器日志、客户端埋码、数极客平台、操作日志四种方式采集网络用户行为数据,并探讨了行为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即统计分析与时频变换和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关于用户网络行为模式的建立和可信交互检测方法,他基于数据收集系统、数据预处理、行为建模的研究路径,分别提出了基于网络用户鼠标操作行为的可信交互识别、基于用户网页操作行为的可信交互检测两种方法。易教授对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静态身份认证只能在登陆账户时验证用户身份,为了在账户使用过程中持续保护网络账户安全,需要一种动态的、连续的网络用户认证机制。最后,他还分享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要求与写作技巧。易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讲述精彩,听众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易树平教授曾先后担任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重庆大学教务处处长、重庆大学出版社社长。现任教育部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会副理事长、智能交互与体验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工业工程与管理》和《工业工程》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因工程、工业工程理论与技术、智能制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获省部级教学和科技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的《基础工业工程》获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的《工作研究与人因工程》为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